循環永續 生生不息

英本集團秉持50年材料專業,打造生森の木零伐科技綠建材

零砍伐:不使用任何木質成份
零廢棄:不產生建材廢棄垃圾

提供全台唯一綠建材數位碳足跡宣告書

呼籲為地球保留一棵樹,成為ESG永續企業領頭羊

More

採用案例數
168
產線再利用量
868250
kg
平均碳足跡
1.07
kgCO2e/kg
生森の木:我們的永續承諾
英本工業ESG轉型

生森木 ESG 轉型成果:中小企業雙軸轉型標竿(低碳轉型 + 數位轉型)
在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浪潮下,中小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與數位轉型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。英本工業「生森木」作為台灣首創回收半導體載帶塑料製成環保建材的品牌,透過技術創新與數位管理,成功落實 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轉型,並與SSBTi 科學減碳協會攜手,導入LCA 環境足跡系統與供應鏈減排協同機制,為台灣中小企業提供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的新模式。

 

環境(E):低碳創新 + 數據化環境足跡管理
生森木利用半導體封裝技術開發高強度、耐候性佳的環保建材,取代傳統木材與塑膠建材,降低碳排放與資源浪費。
2021 年導入數位碳足跡管理系統,可即時追蹤碳排數據,並提供搖籃到大門(Cradle-to-Gate)碳足跡報告,協助客戶實現減碳目標。
2024 年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,導入「再生能源 + 再生塑料 = 再生建材」,邁向綠電自給自足的低碳工廠,大幅降低生產碳足跡。
2024 年開始與 SSBTi 科學減碳協會合作,導入 LCA(生命週期評估)環境足跡系統,對接國際 GHG Protocol 與 SBTi 淨零目標數據庫(ecoinvent 與 CLCD),並支援供應鏈 LCA 足跡數據格式標準(ILCD),確保碳足跡、環境足跡、生物多樣性足跡、水足跡、森林足跡等指標均符合國際規範。

 

社會(S):推動循環經濟 + 在地共創
生森木不僅發展綠色建材,亦積極參與塑膠循環經濟與社會共創,擴大永續影響力,並與SSBTi 減碳與固碳技術夥伴攜手,打造淨零實踐場域。
2021 年攜手政大社會企業,打造模組化圍籬,讓學生與民眾共同參與公共空間改善,推動地方創生。
2022 年參與海廢再生計畫,回收海洋廢棄物製成再生板材,應用於台北市景觀花園,成為市民的永續教育場域。
2022 年獲環境部「資源循環績優企業」獎,肯定其在循環材料應用的領導地位。
2023-2024 年與工研院合作,將 LED 廢棄光源塑料製成家具,並於 TIE 創新技術博覽會亮相。
2024 年參與環境部「超越圈圈展會」,持續推動循環經濟,讓更多企業與公部門認識再生材料的價值。
2024 年加入淨零公廁聯盟,與SSBTi 科學減碳協會共同推動淨零公廁技術應用,實踐供應鏈碳減排與固碳建築設計。
積極扶植地方創新,透過 ESG 計畫培養地方創新人才,並與社團組織建立業務共生系統,促進中小企業在地發展與綠色轉型。
此外,生森木整合半導體封裝產業的回收塑料作為再生原料來源,成功打入冠德建設、根基營造、統一等知名建商,推動建築產業鏈的綠色轉型。

 

治理(G):透明 ESG 管理 + 國際永續財務標準
生森木導入透明 ESG 營運機制,確保供應鏈符合國際永續標準,並積極響應國際碳管理規範,進一步擴展永續財務揭露與 ESG 報告標準。
2021-2022 年獲經濟部「N 世代績優企業」,肯定其在永續創新上的卓越表現。
首創建材回收獎勵金機制,以「以租代買」模式,打造建材循環利用新商業模式。
2023-2024 連續兩年獲得經濟部創新補助計畫,進一步強化技術研發與市場擴展。
2024 年導入國際環境與財務相容報告系統,編寫 ESG 永續報告書,確保資訊透明度,並確保 ESG 相關報告符合國際投資者與企業 ESG 評估需求。
開展 TNFD(自然相關財務揭露)與永續財務報告,確保供應鏈符合全球永續標準,並建立長期 ESG 風險管理機制。

 

台灣中小企業低碳 + 數位轉型典範
生森木的 ESG 轉型不僅展現了中小企業如何透過技術創新、數據化管理與產業合作,在永續發展中脫穎而出,更為台灣建築業提供低碳轉型新選擇。透過與 SSBTi 科學減碳協會 合作,導入 LCA 環境足跡數據庫,並推動 供應鏈減碳、淨零公廁聯盟、地方創新人才培養 等策略,生森木已成為台灣 ESG 轉型的領航者,成功推動中小企業邁向循環經濟、數據化管理與國際永續標準接軌。
未來,生森木將持續深化與 政府、產業鏈夥伴與國際 ESG 機構的合作,拓展 再生建材市場,並推動更廣泛的企業 ESG 轉型,共同打造 台灣淨零轉型的永續生態圈。

生森の木的循環永續

生森の木的製造與再生

生森の木工廠碳足跡管理系統與官網同步

生森の木榮獲綠建材標章

生森の木是零甲醛健康綠建材

ESG環境永續實踐者